正规赌篮球软件

广西:让科特派到企业创新,去农村创业

2018-11-16 10:42:42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江东洲 刘 昊 阅读数:


喂料口倒料、比重分选、称重包装……经过一系列种子加工流程,一袋袋精选加工包装好的玉米种子“桂单0810”从生产线源源不断下来,准备发往各地市场。

6月25日,在南宁明阳工业区的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玉米杂交种子加工流水线,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滕辉升拿起一袋还热乎的玉米种子,仔细查看。作为广西农科院派驻的科技特派专员,滕辉升在兆和种业还有一个职务: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抓产品生产与质量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特派专员通过发挥纽带作用,找准科研机构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滕辉升说。

到企业创新,去农村创业。通过科技特派专员和科技特派员机制,广西农科院将新品种、新技术等资源直接配置到企业和农民手中,推动科技成果迅速地走向农村大地。

进企业,让科技成果快速走向大地

从之前每年销售种子量15万斤到现在的300万斤以上,资产从一开始的500万元猛增至现在的1.96亿元,广西兆和种业公司逐渐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这些显著的变化,源自于科技特派专员的到来。

“科技特派专员制度让我们实现双赢。一方面科技人员通过企业锻炼,推广农业科技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科技特派专员的带动,可以更加便捷寻找到所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广西兆和种业公司董事长何懿说。

在兆和种业,滕辉升指导企业进行新品种展示、试种、示范等推广工作,2015年至今在广西区内外共展示、试种、示范的玉米新品种100个,示范面积1000多亩。其中“桂单0810”推广种植面积连续3年达100万亩以上,成为广西区内单一品种播种面积最大的玉米新品种。

2012年,广西农科院出台了科技特派专员派驻企业暂行管理办法,通过派驻高级科技人员到企业全职任职,将农科院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带到企业,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支撑。为了区别以往直接服务三农的科技特派员,他们给派驻企业的科技特派员起了个专门的名字“科技特派专员”。

保留原聘任职称和行政级别不变;享受同级别人员同等财政工资、福利待遇……为调动科技特派专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广西农科院健全了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推动科技特派专员从“常下乡”转变为“常在乡”。

“工作业绩突出的,在同等条件下,在项目申报、技术职称(职级)评定时给予优先推荐。”广西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陶伟说。

截至目前,广西农科院先后选派16名科技特派专员分别进驻华润五丰、海南三亚海源等9家企业担任总农艺师、总经理、执行副总等职务,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助农增收的一大“新法宝”。

在科技特派专员的推动下,一大批新技术和新品种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给八桂大地这片绿色田野增添了丰收的希望。

到农村,点燃农民增收的星星之火

除了派驻科技特派专员进企业,广西农科院还派驻科技特派员下农村、入农户,开展科技扶贫和服务工作。

“刚刚收获的紫薯和加工的薯粉,都被抢购一空。没有留下一点给你品尝,实在过意不去。”见到老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居民芳哥一脸愧疚。

老樊一脸不在意地摇摇头。芳哥眼中的“老樊”,就是广西农科院副研究员、科技特派员樊保宁。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融水,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在融水大苗山,樊保宁指导当地百姓掌握了红薯种植、加工技术,并注册成立了公司,逐步扩大红薯新品种的种植面积,群众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樊特派,你真是苗家人的好兄弟!”当地群众感慨地说。

“我们强化人才、技术支撑,选派的人员均是中级职称以上的业务骨干,以特派员所在团队、派出单位作为后盾单位。”广西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说。

自2015年以来,广西农科院选派了400多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和服务工作,累计开展科技服务3200多人次,开展技术培训8.15万人次;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基地350个,总面积40万多亩,展示新品种、新组合430多个。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直接创造社会效益130多亿元,帮助农民科技增收22亿元以上。

一个个科技特派员,犹如一颗颗科技火种,在八桂大地点燃了农民增收的星星之火。

育产业,敲开贫困群众的致富门

漫山遍野的毛葡萄,满眼新绿。在广西罗城这个正规赌篮球软件: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岩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3%,乱石上随意攀蔓的野生毛葡萄是重要的“资源”。

“毛葡萄全生育期病虫害综合防控要注意什么?”“毛葡萄怎样施肥,如何修剪?”近日,在罗城四把镇贫困村棉花村和集环村,由广西农科院副研究员、科技特派员管敬喜和同事们一起授课的毛葡萄技术培训会吸引了四里八乡的技术骨干和个体种植户。

广西农科院通过组织百名特派专家成立10个专家组,深入全区贫困市县,对接服务百家企业产业科技扶贫,分片区联系指导贫困市县建立示范基地,推广百项适用技术成果,帮助贫困地区选准品种、选准技术、选准产业,推动技术、人才、项目等要素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在专家的指导下,罗城毛葡萄推广面积达7.5万亩,其中2800多户贫困户种植毛葡萄近3万亩,毛葡萄产业成为罗城大石山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

如今在罗城,小小毛葡萄正在敲开贫困群众的致富门,依靠这些石头缝里长出的“脱贫果”,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科技特派员指导的食用菌生产已在广西54个贫困县实现了100%覆盖,已建成食用菌生产示范点152个,2016年从事食用菌生产贫困户人均收入约5000元;推广的双季葡萄在贫困地区推广种植5万多亩,每亩产值可达到2万元,成为扶贫开发的明星产业。

“科技特派员工作任重而道远,广西农科院将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脱贫‘细活’,推动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向基层延伸、向产业延伸、向基地延伸、向经营主体延伸,积极引领和推动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提高。”邓国富说。

从生产车间到蔬菜大棚,从田间地头到大石山上,广西农科院科技特派员不断播洒下科技星火,点亮三农发展之路。(记者 江东洲 刘 昊)

[责任编辑:谢志源]